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香港人在内地借钱『利息一降再降,钱潮涌向香港』
利率持续下降,资金流入香港。
香港有什么特产? ——香港卡。
社交媒体上的这个笑话生动地反映了现实。今年以来,内地居民开立香港账户的热度不减。根据恒生银行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新开户数量增加166%。去年,非香港居民新开设的银行账户激增342%。南向理财通规模如此之大,仅3月至6月,南向投资资金就超过530亿元。通过跨境理财通渠道,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6倍。
去香港买保险的传统仍在延续,香港保险市场同步“卷起”,“有才”、“高人”纷纷成为保险代理人。从2019年到2019年,客户关注的焦点逐渐发生变化。 2009年之前,重大疾病保险转为储蓄保险。
随着内地资金涌入香港,“资金能否保住”仍然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降息变得越来越明显,但开户的队伍仍然很长
8月29日上午8时50分,深圳居民陈先生前往香港九龙塘中国银行香港又一城分行取号、开户。这次已经是15号了。
无法提前预订的原因是“预订已满”。 “我原以为9月份美元降息基本确定,开户人数会减少,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陈女士说。1000-5000借钱平台
即使在远离香港市中心的元朗区,中国银行香港元朗青山道分行也排起了长队等待开户。该银行行长告诉TMT邮报媒体记者,“我们分行有四位专门负责开户的同事,几乎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工作,每个人每天都要完成10个左右客户的开户筛选。 ”尽管降息是明确预期的,而且香港许多银行的利率也在下降,但从2023年至今,每天开户的人数几乎没有变化。”
街对面的汇丰元朗支行银行大堂的问讯处几乎成了“开户柜台”。两名客户经理直接为客户简化手机开户操作。有时我会设置密码。一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一天左右就开了60多个账户。”
开户热潮也体现在业绩上。
恒生银行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新开户同比增长166%,去年该行非居民新开户大幅增长342%。
汇丰银行在中期报告中指出,汇丰香港在2024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客户345,000名,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77%。今年第一季度,汇丰新增个人客户13万,其中60%非香港居民。汇丰银行官员表示,其中“大多数”来自大陆。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也不甘落后。中行香港计划2023年新增20万海外客户。这比上年增长了近4倍,比上年增长了近1.3倍。 2019年,中银香港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前5个月,居住在香港的内地客户新开户数量较去年增长近30%。
东亚银行联席首席执行官李民桥表示,今年一季度该行跨境业务发展迅速。 Supreme Priv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客户群同比增长30%。第一季度,内地边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近50%,带动关联客户资产量同比增长超过60%。
在一些银行开设账户变得越来越困难。例如,花旗银行规定,自去年11月起将香港境外客户的开户限额从1万港元提高至150万港元。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将香港一卡通账户开户限额提高100倍至800万港元。
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的客户经理告诉钛媒体App,银行开户难度实际上正在降低。目前,在两家银行开户只需要象征性的100港元和100港元。数量是1000个,认证材料的筛选标准也在降低。例如,在提交人开户过程中,汇丰银行并没有要求他提交地址证明。
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内地客户主要关注定期存款,以获得更高的利率。
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利率差异明显。过去一年多,港元市场因兑美元固定利率而维持高利率,而内地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导致存单及定期存单数量大量增加。存款。年利率超过3%的利率几乎已经消失。
根据融360数字技术研究院监测的内地银行一次性贷款平均利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银行一次性贷款三个月平均利率为1.481%,六家银行一次性付款率为1.481%。 -平均月利率为1.689%,1年期1.817%,2年期1.94%,3年期2.339%,5年期2.295%。
大额存单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年利率超过3%的定期存款几乎消失。 2024年7月发行的3个月定期存款单平均利率为1.663%、6个月1.87%、1年期2.01%、2年期2.187%、3年期2.576%、5年期。每年-2.478%。
然而,随着美元降息预期升温,香港银行也纷纷效仿。
一位近期打算在香港开户的互联网公司员工告诉钛媒体,内地存款利率下降让她一度考虑美元存款,但近期存在汇率风险让她这么想的,所以即使经历了困难,她仍然决定在网上银行购买一张年利率2.99%的大额存单,“并不一定比你现在5%的美元存款差”。
‘南向交易’一度连续四个月飙升,其中大部分是定期存款
跨境理财通是内地资金流向香港的新途径。
跨境理财通于2021年10月正式上线。当时,服务仅限于大湾区九个城市的居民或其中五个城市缴纳地方税或社会保障的居民。一年多了。
今年2月,跨境理财政策升级,降低参与标准,增加个人投资者额度。内地投资者参与“南向通”业务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五年”的要求将降低为“两年”。 “过去三年超过40万元”被设置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的选择条件。个人投资限额也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相比之下,跨境理财通的投资限额远高于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货币兑换限额。
通过“南向通”,内地居民可以从香港合作银行的“货架”中选择——种急需的金融产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币和外币存款等。请注意,该产品的资金虽然可以投资于香港市场,但并不被视为真正的境外资金,因为它们最终必须回流至投资者在内地的银行账户。
今年以来,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的资金激增。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数据显示,今年1-6月,南向跨境汇款分别为9.89亿元、14.83亿元、131.6亿元、223.35亿元、83.38亿元。分别为94.81亿元。 3月至6月,通过跨境资管渠道南投的资金规模超过53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多。
当时,许多银行提供的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高达6%,而美元定期存款则提供高达10%的利率以吸引新客户。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南向资金大部分投资于存款。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股通投资产品162.4亿元,其中投资基金2.24亿元,债券2500万元,存款占159.91亿元的98.47%。
目前我们尚未正式更新具体产品位置数据。
人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境内投资者更青睐储蓄保险
内地资金流入香港的另一个传统渠道,内地资金和人力都在涌入保险业。
2023年内地旅客新增保费达589.72亿港元,同比增长2754.4%,约占总额的32.6%,仅次于2016年。尽管年初基数较去年强劲,但香港内地居民对保险的需求依然强劲。香港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香港保险市场内地游客新增保费达156亿港元,同比增长62.6%。与2023 年第一季度相比,这占私营企业新保费总额的24%。 96.13亿港元,增长62.6%快速放款的正规平台。
根据友邦保险中期报告,2024 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26% 至8.58 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游客带来的新业务价值各增长24%。
人才也在涌入。 2023年,香港政府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导致内地人才大量涌入。香港入境事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共受理各类案件超过22.4万例,批准入境香港的案件约13.5万例,较2022年同期增加255%。今年上半年,共有4万人通过“优质人才通行证”、“卓越人才计划”、“内地人才入境计划”等人才入境计划来港。儿童和其他家属。
香港政府2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11月,政府约谈了约5,000名抵达香港超过六个月的“高效能”签证申请人及其家人。在香港,54%的人成功就业,金融是主要行业之一。
香港一位保险代理人向钛媒体表示,很多“顶尖人才”、“顶尖人才”纷纷加入保险行业,甚至出现了全员都是“顶尖人才”、“顶尖人才”的团队。他表示,内地人才进入香港保险市场的浪潮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另外,一些人在获得身份后,迫切需要找到有助于他们将来更新身份的工作,而保险只是一个垫脚石。”
另一位在内地替港人借钱的代理人询问,由于“人才”和“老人才”涌入,他可以在哪里借到逾期已久的网贷。市场显然已经“崩溃”了。 “最近有客户直接问我们‘我们可以给你们多少折扣?’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在产品类型选择上,2023年储蓄险将占内地游客保单的60%,保障险将占40%,而前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0%和60%。
不少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2019年之前,客户的关注点逐渐从重疾险转向储蓄险。香港人是否向内地借钱是他们最关心的。能否保住你的资本。”
急需三万哪里可以借到钱 土豪借钱微信联系方式 网贷欠15万自救方法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