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牛在哪里?
我希望进入学校时有一个好老师,进入职场时有一个好领导,进入基金市场时有一个好基金经理。那么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明星基金经理的明星在哪里?
以王亚伟为例。王亚伟执掌中国资本市场前的十年,虽然有不错的业绩,但表现并不稳定。起初,他在社保基金和中国成长(000001,基金吧)从事基金管理工作。进展不顺利,还是找不到市场的感觉,跟不上节奏。直到2005年9月,王亚伟听从范的建议,放下投资,调整心态,出国留学。回国后,王亚伟变得“神奇”。
1.王亚伟十年磨一剑
围绕王亚伟的争议颇多。有人说他是中国创造的,有人质疑他的投资技巧,但没有人研究过他的投资成长过程。
在王亚伟的炒作和神话中,投资者只看到,从他2005年接受中国市场到2012年离开的七年间,基金净值增长了1046%,王亚伟先生神秘出现在重组个股中。但没有人认真思考或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他的作品集的艺术。王亚伟给人的印象与1995年范永红采访王亚伟时描述的相似。他平和、冷静,有时还有些搞笑。王亚伟的同事评价他注重家庭,喜欢摄影。
从1995年到2005年加入中信建投的10年间,他和很多现任基金经理一样,犯了很多错误。
1998年,王亚伟刚刚开始管理一只基金。当他投资五粮液(000858,股吧)时,他严格遵守最初设定的目标价格。最终,1000万元的账面利润消失殆尽。王常常以此告诫自己,戒骄戒躁。 2001年,我大量投资了茅台酒(600519,股吧)。在熊市里坚持了几年,终于在2003年平仓无果,错过了大牛股。 2004年至2005年,由于选股狭窄等原因,我未能妥善处理股票投资组合。灵活性和稳定性有关系,性能波动较大。
据范永红描述,2005年王回国后,投资策略比以前更加灵活,不仅挖掘隐藏资产,还追逐重组驱动的个股。同时,他也不排除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货架型投资。个股相对分散,少数个股占净值5%以上,多数个股占净值2%以下。在范永红看来,王亚伟的投资理念此时已经基本成型。
他不跟风,更喜欢冷门股票。他甚至在一定阶段刻意回避基金持有和热门股票,强调隐性资产的安全边际。王亚伟对重组股票情有独钟,甚至对其进行了大量投资。在投资组合中,还有一个由重组股票组成的小型投资组合(关于投资组合投资的艺术)。
2.投资逻辑清晰,有价值
那么,投资逻辑有价值吗?
应该说,只有符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才有价值,别人的投资逻辑才具有参考价值。不得不说,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看似虚构的东西。
即使是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也未必能静下心来理清自己的投资逻辑。王亚伟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优异表现,与他的勤奋、严谨和高度悟性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独立思考和市场检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资逻辑。
基金经理,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牛熊市场考验的基金经理,必须时刻反思过去的操作,不断纠正错误,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业绩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3. 平庸的大多数
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敏表示,市场形势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小盘成长股VS大盘周期股,基金经理都快被逼疯了!
你为什么要发疯?这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选择困难。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不断问自己,是否应该追逐持续上涨的小盘股?如果你不追求,你的业绩就会落后,持有者会在赎回之前骂你,你的领导也得找你谈话;如果追求的话,估值就太高了。进来很容易,但怎么出去呢?
两个字,纠结。
如何选择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追求。
福特基金会投资政策研究主管劳伦斯西格尔将基金经理分为四类,十分尖锐。
第一种是随波逐流,同时又是正确的,这是最理想的;二是坚持独立立场,同时又是正确的,这是英雄。三是随波逐流,对错对错,对于公募基金经理来说,这个并不严重,至少不会丢掉饭碗;第四,你坚持独立的立场,但这是错误的,或者在一定时期内是错误的。
在这四种选择中,基金经理必须选择一种。毫无疑问,选择第四种方案的人一定是傻子,因为领导、公司销售人员、同行、持有者都不会花5年、10年的时间。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看出你的观点是对还是错。
显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以及趋利避害的需要,很多人都会选择随波逐流。无论是2007年的A股牛市,还是2000年左右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的狂欢,都是如此。当时虽然很美好,但结果却是悲惨的。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自于坚持独立立场,但这当然是有代价的。
所以英雄都是孤独的,但这个行业追求浮华,这或多或少注定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平庸。
4。难以选择
从更大的意义上讲,基金经理的选择不仅仅是选择茅台(600519)或万科,选择更大的股票仓位或更大的债券仓位,而是选择牺牲客户,牺牲客户的钱,即使这不是这是基金经理个人的一厢情愿,但确实决定了他的行为。
20世纪末科技股蓬勃发展时,基金经理并非没有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但不跟风就意味着牺牲客户,而客户就意味着利润,所以专业的基金经理也会面临职业风险。毕竟,客户只关心更高的预期年化回报。至于风险,只有泡沫破灭之后,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
因此,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更愿意随波逐流。这只是顾客金钱的牺牲,更谈不上道德指责。
5。理性认识风险与运气
华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尚志敏在3月底的“金牛奖”颁奖典礼上代表基金经理发言时感慨:“从长远来看,心态大于智力。”这可以理解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远比认为自己聪明重要。
了解自己是一生的教训。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您可能需要记住两件事:预测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时候,业绩贡献来自于运气而不是技巧。
前者警示我们,没有绝对正确的投资决策,必须实时控制风险;后者警告说,良好的业绩记录是大量运气的结果,而不是仅仅依靠高超的技巧,以免被膨胀的信心引入歧途。
这更像是赌徒的风格,而不是基金经理的风格。
6. 像建筑师一样控制风险
雅安地震后,许多房屋倒塌。对于那些花重金买房的人来说,损失是不言而喻的。但房子能否经受住地震的考验,只有在地震之后才是最直观的。基金经理就像建筑师。它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在平地上盖房子,更重要的是在地震发生时保证房子的安全,从而保证房子里人的安全。
在投资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能高估自己感知到的风险,并低估避免风险所需的措施。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王海用投资者的血汗钱来证明他对房地产股的乐观判断。地震发生前,没有人知道如果80%的钱投资房地产股票会发生什么。
对于王海来说,赌对了,他就会成为英雄;赌对了,他就会成为英雄。如果他赌错了,他也不会遭受任何损失。顺便说一句,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允许这种赌博行为存在,其实比赌博更危险。
巴菲特和林奇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当年取得了高得离谱的业绩。相反,他们出色的投资业绩来自于他们几十年来没有遭受重大损失。这就像成为一名建筑师。房子建得再好,如果不能抵挡7级地震,一切成果最终都会变成废墟。这就是投资的残酷。
在牛市中,风险就像变色龙,能够隐藏自己而不显露任何东西,就像上世纪末的科技股泡沫,或者中国传媒股的飙升。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一点风险都没有,但当熊市来临时,风险变色龙的伪装被卸掉,攻击性无疑就会显现出来。因此,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风险控制上,而不是在牛市中的勇敢。
7。运气和技巧
大多数人宁愿否认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而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智力。
也许你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投资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想法,《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组织了一场持续数年的著名公开竞赛,以检验选股水平。帷幕拉开。游戏的一边是一群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另一边是一只通过掷飞镖选股的大猩猩。比赛的目的是比较谁选择了预期年化投资回报率更高的股票投资组合。大猩猩赢了。
在此,笔者无意否认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最权威的检验标准是时间。从长远来看,仅靠运气的大猩猩是无法战胜华尔街的。但基金经理必须真正明白,好的业绩并不全是技巧,获得几个“金牛奖”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千万不能否认运气的作用,以免膨胀的信心放大了直觉,而忽视了真正的风险。
分析了这么多,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明星经纪人有哪些优势?第一,你是否通过不断纠正错误,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或风格;其次,在给定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下,风险是否最小化,你对运气的理解是否正确;第三,有没有像管理自己家的钱一样的心态来管理主人的钱。
阅读简介
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三大秘诀
明星基金经理的起起落落。谁才是永远的“一哥”?
明星基金经理大举投资股票
当前位置:首页 > Good Luck To You!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